饮食有节:饮食有节就是说吃饭要有规律,定时定量,以保持脾胃功能的正常运行。《饮膳正要》提出:日食以三餐为宜,早餐好,中餐饱,晚餐少。既不能暴饮暴食,也不能饥饱失度。如《内经》所云“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讲的是过饥的害处。《内经》还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说的则是过饱的弊端。中医认为进食过量,则脾胃负担过重,食积于胃肠,日久脾胃功能就会受到损害,水谷精微(营养物质)就不能化生,就会产生疾病。 谨和五味:药物有四气五味之分,食物也有寒热酸甜之别,人的体质又有虚实寒热之异。因此中医非常注重饮食的性味对健康的影响。四气是指药物或食物的寒、热、温、凉的不同特性。五味是指药物或食物的辛、甘、酸、苦、咸的不同味道。若过食辛热温燥之品,脂肥煎炸食物不绝于口,就容易助热化火生痰,煎灼津液,就会导滞“消渴病”的发生。《内经》指出:“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甘味太过会因糖及淀粉摄入过多而导致糖尿病及肥胖等疾病的发生,咸味太过会因钠离子摄入过多而加重高血压、水肿等疾病。 天人相应:四季食养饮食调理应随着四季气候变化而更变。一般讲,春天万物萌生可食大葱、豆豉等食品以助阳升散;夏季阳盛,应少食辛甘燥烈食品以免伤阴,宜多食绿豆、西瓜等甘酸清润食物以清热、祛暑、生津;秋季气候干燥宜少食辛燥之品,多食芝麻、蜂蜜等油润之品以润燥;冬季寒冷,机体阴盛宜食羊肉、狗肉等温补之品以护阳气。 此外,由于人们所处地理位置不同,食养也存在着一定差异性。如冬季进补时,北方气候多严寒,食品可选用些大热大温之品,如羊肉、狗肉;而南方气候稍温和,食养品则可选用甘温补品如鸡肉等。又如长期居住于海边或水上作业者,多有湿邪内侵,食养时必须佐以健脾燥湿的中药,方可达到养生之目的。 |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
绑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