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统合与蒙氏教育的区别是什么

2021-06-10 18:18:33出处:PCbaby作者:佚名

我要分享

  感觉统合和蒙氏教育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两个不同的个体。对于儿童的教育发展都是有很大的作用,如果儿童的发育出现迟缓,甚至智力出现不太好的现象时,可以通过感觉统合或者是蒙氏教育的方式来进行调整,那么感觉统和与蒙氏教育的区别是什么?

感觉统合与蒙氏教育的区别是什么

  感觉统合属于医学的职能治疗范畴,大多数孩子甚至成人或多或少存在一些感统失调的症状,引起这些症状的原因有可能是感觉统合的问题,这需要专业的诊断。举个例子,咳嗽是症状,但引起这个症状的可能是异物、呼吸道感染、过敏等原因。感觉统合将感觉分为七种,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为外部感觉,前庭觉和本体觉是以身体为中心的内部感觉。前庭觉是身体移动时,内耳的三个半规管和耳石器官侦测身体位置是否保持平衡的感觉,本体觉是感知身体位置的感觉。

  蒙台梭利是意大利著名的教育家,也是世界上第一位杰出的女性学前教育家。她先是研究智能缺陷的儿童的诊治,后转而研究正常儿童的教育。她坚信,心理缺陷和精神病儿童,通过运动和感觉训练活动,可以使身体协调,智力也能得到发展。她认为,儿童心理缺陷和精神病患的主要问题是教育问题,而不是医学问题,教育训练比医疗更为有效。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的基础是她对儿童及其发展的理解,也就是她的儿童观和儿童发展观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或“内在潜能”,这种生命力是积极的、活动的、发展着的存在,具有无穷无尽的力量,它按照遗传确定的生物学规律发展。教育的任务是激发和促进儿童的“内在潜能”的发现,并使之循者自己的规律获得自然的和自由的发展。儿童是有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能动地积极地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从而不断发展着的活生生的人。教育者不应把他们看作可以任意填充的容器,而应热爱儿童,积极观察和研究儿童,发现儿童的内心的秘密,尊重儿童的个性,在儿童自由和自发的活动中,帮助儿童的智力、身体、个性的自然发展。

蒙氏教育法的基本原则

  以儿童为中心。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教学观点,视儿童为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不教的教育。反对填鸭教学,主张从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自发性地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把握儿童的敏感期。顺着敏感期学习的特征,得到最大的学习效果。教师扮演协助者的角色。教师须对孩子的心灵世界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对孩子发展的状况了如指掌,才能提供对孩子适性、适时的协助与指导。

  完全人格的培养。幼教的最大目的是协助孩子正常化。尊重孩子成长步调。没有课程表和上下课时间,使孩子能够专注地发展内在的需要。混龄教学。不同年龄孩子会相互模仿、学习,养成儿童乐于助人的良好社会行为。丰富的教材与教具。教具是孩子工作的材料,孩子通过“工作”,从自我重复操作练习中,建构完善的人格。摒除奖惩制度。采取尊重孩子的方式,培养孩子正在萌芽的尊严感。 爆发的教学成果。采取尊重孩子内在需求的方式,让孩子适时、适性地成长,短期内不易察觉成果,但却会在某一时间以爆发的力量彰显出孩子内在心智的成长。

  蒙氏教育的教育内容:日常生活教育:包括基本动作训练、照顾自己、照顾环境、照顾他人、社交行为。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主性、专注力、手眼协调能力和自信心。感官教育:通过对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的训练,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分类能力和注意力。有助于孩子的感觉统合失调康复。数学教育:培养幼儿初步的数量概念、逻辑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语言教育:通过对听觉、口语、视觉、语音、文字和阅读练习,培养幼儿听、说、认、读和书写能力。科学文化教育:包括自然、地理、历史、科学、音乐、美术。通过让幼儿学习民族文化,培养幼儿热爱科学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