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既提倡食物之间搭配互补,即“相生”,但也讲究“禁忌”,所谓“相克”。长期以来,一些“食物相克”的说法在民间广泛流传,也时常见诸于报端。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以后,人们对饮食问题日益关注,互联网上、书店里关于这方面的资料、书籍更是比比皆是。它们引经据典,说得头头是道,但其中的谬论也不少。 溯本究源,所谓“食物相克”的说法主要来自《食疗本草》、《本草纲目》、《饮膳正要》等医药学古籍,以及现代的一些生物化学原理。在老百姓中间,有关养生保健的古籍似乎都被视为经典,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古老而稀有,但并不意味着它们代表真正的权威。实际上,古籍中的很多说法都找不到确切的佐证,对此不可全信。 现代营养研究证实:食物进入人体后,在消化液和各种酶的作用下发生着复杂的化学变化,在吸收代谢过程中,各种成分又是相互关联、彼此制约的。有些食物相克的说法虽然可以用现代营养知识和中医食疗理论加以解释,一些食物搭配也的确存在某些缺陷,但是肯定没有传说的那么严重,一般不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不必完全禁忌。当然,具体问题还需具体分析,下面,我们就对社会上流传甚广的一些“相克”的食物搭配进行一一剖析,看看哪些是以讹传讹,哪些是事实。 错误的“食物相克” 以讹传讹的传言似是而非,通常都会用貌似科学的理由,或引用古籍中的只言片语,来让大家深信不疑。不过,谬论终究经不起实践与科学的推敲。 错误的食物相克:豆浆煮鸡蛋 相克“理由”:妨碍营养吸收 ——鸡蛋中的黏液性蛋白会与豆浆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剂结合,从而失去二者应有的营养价值。 专家评判:煮10分钟就没问题。 生豆浆中所含的胰蛋白酶抑制剂确实会妨碍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然而,这种胰蛋白酶抑制剂在100℃加热9分钟,可以破坏85%以上。因此,只要将豆浆煮10分钟后,再打入鸡蛋就没问题了。(本文图片来源于CF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