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冬季的气候特点,注重养阴,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严寒的天气也使人们的代谢升高,皮肤血管收缩散热也较少。因此在冬季饮食调配上,可以多增加一些膏粱厚味,如炖肉、熬鱼、火锅等。具体来说,冬季饮食养生要点如下: ◎ 多吃高热量,御寒食品 寒冬的饮食原则,一是要有丰富、足够的营养,热量要充足;二是食物应该是温热性的,有助保护人体的阴气。在这一理论指导下,中医归纳了一些御寒食品,例如:肉类中的羊肉、牛肉、火腿、鸡肉、狗肉;蔬菜中的辣椒、胡椒、大蒜、生姜、蘑菇、香葱、韭菜;果品中的胡桃、龙眼、栗子、大枣、杏脯、荔枝、橘子、柚子、松子等,既补充足够营养,又保护人体阳气,吃了使身体觉得暖和。 ◎ 多吃滋润食品 冬天虽然清爽,但是太过干燥了。当天气的湿度只有22%的时候,难免会唇干舌燥。干燥的冬天又特别容易引起咳嗽,而这类咳嗽差不多都是燥咳,治疗方法也是以润为主。总之,冬天干燥之际,任何人都宜“润一润”,如吃些煲老糖水、胡萝卜马蹄水、川贝炖苹果等。 ◎ 注重食补 为了增强体质,许多人往往习惯于在冬令时服用些补品。人参、鹿茸、阿胶、黄芪之类固然对人各有益处,但如果服用不当就常会带来一些副作用,而适当地进行食补,既经济实惠又没有副作用。所以,冬令进补养生首先应遵循“药补不如食补”的原则。 ◎ 少食咸、多食苦 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肾主咸、心主苦,从我国医学五行理论来说,咸胜苦,肾水克心水,若咸味多,就会使本来就偏亢的肾水更亢,从而使心阳的力量减弱,所以,应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阳,这样就能抵御过亢的肾水。 冬季吃点火锅好,因为吃火锅能温补人体阳气。切忌食黏、硬、生、冷的食物,因为此类食物属阳,易使脾胃之阳受损。但脏腑热盛、上火或发烧时,可适当吃些冷食,但不宜过多、过量,以防损伤脾胃。此外,冬季饮食对正常人来说,应当遵循“秋冬养阳”的原则,多食用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食物,如藕、木耳、胡椒等,为了避免维生素缺乏,还应多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 ◎ 多吃含无机盐的根茎类蔬菜 人怕冷与饮食中无机盐的缺少有关,冬季应多摄取有根茎的蔬菜,如胡萝卜、百合、山芋、藕、大白菜、青菜等。因为蔬菜的根茎里所含无机盐较多,食盐对人体御寒很重要,可使人体产热功能增强。钙在人体内含量多少可直接影响人体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缩性和兴奋性,补充钙可提高机体御寒能力,含钙较多的食物有虾皮、牡蛎、花生、蛤蜊、牛奶等。 ◎ 多吃含维生素的食物 多吃些富含维生素A 、维生素B2、维生素C 的食物,寒冷气候使人体氧化功能加强,机体维生素代谢也会发生明显变化。饮食中要及时补充维生素B2,以防口角炎、唇炎、舌炎等疾病的发生,维生素B2 主要存在于动物肝脏、鸡蛋、牛奶、豆类等食物中;维生素A 能增强人体的耐寒力,可多吃些动物肝脏、胡萝卜、南瓜、白薯;维生素C 可提高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对防治感冒、高血压、动脉硬化及心脑血管疾病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应多摄取新鲜蔬菜和水果,如白菜、油菜、菠菜、胡萝卜、豆芽以及柑橘、猕猴桃等。 ◎ 适当补充含硒食物 在冬春交替之际,肝炎病毒尤其活跃,为预防肝炎保护肝脏,在饮食上应选择富含硒的食物。如动物肝、牡蛎、瘦肉、富硒茶等,不仅可提高人体硒水平,保肝护肝,对预防心血管病亦有较好的作用。 ◎ 适当补充含碘食物 因为人体甲状腺能分泌一种叫做甲状腺素的激素,具有产热效应,它能加快组织细胞的氧化过程,提高人体基础代谢,增加热量,并使皮肤血液循环加快,产生暖和的感觉。足量的甲状腺素对人体抗寒起着重要作用,含碘丰富的食物有带鱼、虾、牡蛎等。 ◎ 适当补充含铁食物 有试验证实,贫血妇女体温较血色素正常的妇女低0.7 ℃,产热量少13%,新陈代谢明显降低,较一般人更怕冷。因此,冬天应多吃些动物血、蛋黄、菠菜等含铁丰富的食物。 ◎ 适当吃点生姜 人们常说“冬有生姜,不怕风霜”。常食生姜能促进血液的循环,可发汗,并有促进胃液分泌以及肠管蠕动,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的作用。生姜还有抗氧化作用,临床上常将生姜用于外感风寒、头痛、咳嗽、胃寒、呕吐等症的辅助治疗。 ◎ 不能忽视饮水 有不少人认为冬季寒冷,人体出汗少,可以少饮水或不饮水,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冬天虽然人体出汗少,但组织液通过皮肤蒸发也可失去不少水分,一个成年人一天要失去约600毫升水,这种水蒸发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故也称“无感蒸发”。人在呼吸时,也会失水,呼吸道在吸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时,必须保持表面的湿润,每天仅此就要消耗掉500毫升水,加上排便失水,人体一天排出的水分约在 2500毫升左右。冬季人体只要损耗5%的水分而未及时补充的话,皮肤就会皱缩,肌肉也会变得软弱无力,体内代谢产物滞留,人便会感到疲劳、烦躁、头痛、头晕和无力,甚至还会诱发更为严重的疾病。 |